- 发布日期:2025-05-23 10:51 点击次数:76
2008年6月,潜艇学院优秀毕业生王晨,听从分配去到了某潜艇部队报道,从此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潜艇部队中的一员,也正式成为了父亲王昌来的潜艇“同行”。
所谓“长大后,我就成了你”,是无数子承父业的美好期盼,可真当调皮的儿子长大成人,还成为了“另一个自己”后,王昌来心中反倒变得复杂起来。
尽管早在儿子王晨高考过后一心想要填报潜艇学院,任凭他怎样反对无济于事,儿子如愿被潜艇学院录取那天开始,他就清楚地意识到这天会来,他也做过无数次心理建设,但正当这天来临后,他的心态还是久久无法平静。
于国家,儿子的选择是令他骄傲的,但对于一位父亲而言,儿子的选择却是令他担心的存在。
因为,作为一位老潜艇兵,他深知其中所有的危险。王晨也是在正式成为一名潜艇兵,开始在执行任务前,像父亲那样写下“遗书”时,才读懂了不善言辞的父亲当年的反对。
展开剩余80%王晨出生于1985年,从小在老家时就没什么机会见父亲,5岁时跟着母亲住进了部队家属院后父亲依旧很忙,陪他的时间少之又少。所以王晨童年时期关于父亲更深的记忆,是关于那个来来回回在父母手中辗转了无数次的铁盒子。一个装着父亲写的“遗书”的铁盒子。
小时候出于那份好奇心,王晨趁着妈妈不在家时偷偷打开过,但即便是后来他可以读完一整封信,却还是不懂信上的一字一句代表着什么。毕竟,对于小小年纪的他来说,“回不来”三个字真的很难懂。在他看来,父亲只是去工作了,是去“出差”了,终究是要回来的。
一是出于成长环境的熏陶和父亲的影响,二也是源于王晨一直想搞懂,父亲为何大把时间都留给了潜艇不好好陪自己,渐渐长大的王晨开始向往父亲身上的戎装。所以才会在高考后对于梦想如此坚定。
出于私心,王昌来虽然不太想儿子也当潜艇兵,但出于尊重儿子的意愿,他最终还是没再多说什么。王晨上大学之后的表现也是令王昌来非常自豪的,只是他也是一位不善言辞的父亲,同大多数父亲一样,鲜少夸过自己的孩子。
父子俩不曾交心,王晨看不懂父亲,自然也一直以为父亲不看好他,直到后来他去到了父亲所在潜艇部队,当了父亲的的领导,经历了一些事后,他才恍然大悟。
2011年6月,王晨收到了“调令”,新部队就是父亲所在的部队,而他则作为新装备人才,去到该部任鱼水雷部门长。
谁曾想王晨小时候调皮,王昌来“收拾”他时,王晨一把鼻涕一把泪委屈巴巴地说让王昌来等着,等他长大了当军官,让王昌来给他敬礼的“狠话”,竟然还真照进了现实。
能够和父亲从“同行”成为“同事”,有了更多见父亲的机会,王晨自然是开心的,只是他万万没想到上艇第一天,父亲就给又给他上了一课。
王昌来是老兵,1978年入伍,截止儿子成为他的“顶头上司”时,他已经在潜艇上工作了36年。超期服役的老兵,可谓将正青春的所有年华都奉献给了潜艇,也为我国潜艇部队培养了非常多的人才。不夸张地讲,从王昌来手中走出去的优秀潜艇兵人数,是王晨年龄的倍数之多。
所以,无论是从血缘关系,还是各自资历,王晨从未想过自己去到了父亲所在的部队后,父亲会先给他敬军礼。那一刻,王晨的脸瞬间涨红,红到了耳朵根,愣了好几秒他才用标准的军礼回敬。
即便如此,王晨内心的那份别扭一直在,等到休息间隙,他立马就去找了父亲,说他们父子之间不用搞这么正式。王晨本是好言好语和父亲商量,可谁知父亲一听立马就严肃起来,一句话让王晨更加别扭起来:
“必须的,我是在执行命令,在艇上我是你部下,不是你老子!”
从小到大,王晨一直都将父亲视为榜样,但这一刻,仅凭这一句话,父亲在他的心中的形象变得更加高大了。也因此,他开始明白军人、军装、军令在父亲心中有着怎样的位置。自此,在面对父亲给自己敬军礼时,王晨再也没觉得尴尬过。
因为如同父亲所言的那样,既然今日他成了他的部队,那就证明他是有能力“受得起”这个军礼的。这也是往后王晨力求做更好的潜艇兵,不给父亲丢脸的动力所在。不过,他不知道的是,他其实一直都是父亲的骄傲。
还记得有一次父子俩所在的潜艇要填装鱼雷,结果鱼雷兵出现了失误,是王晨发现后冷静处理快速处理了险情,避免了危险事故的发生。那一刻,王昌来就已经意识到,儿子长大了。只是他从未真正给自己说过,他是他这个父亲的骄傲。
直到2018年,父子俩一起上央视节目,王昌来在节目中举行了一场特殊的“退休仪式”,儿子亲手为他摘下了肩章那天,他才说了些心里话……
[图片6]
那时候,王昌来已经是超期服役的“一级军士长”,是真正的“兵王”!
脱下军帽,卸下肩章,王昌来满眼泪水,那是无法用言语诉说的不舍。但转过头看着儿子会延续自己的热爱,他倒是也能将不舍转化为期盼。
打虎亲兄弟,上阵父子兵!王晨成为了另一个“王昌来”,继续奋斗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,继续保家卫国,这样的传承太过于伟大。所以由衷希望,属于王晨的那个“铁盒子”也会像父亲王昌来的那个“铁盒子”一样,无论交出去多少次,最终都会回到他的手中。
发布于:天津市